五金10月10-12日,“全球自动识别技术(亚洲)峰会”在新加坡新达城会展中心举办,来自国际自动识别与移动技术协会(AIM Global、AIM Asia)、国际电子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(IEEE)、中国航空运输协会 (CATA)、中关村工信二维码技术研究院(中码院/ZIIOT)美国光学学会(OSA)、国际光学工程学会(SPIE)、国际物品编码中心(GS1)等国际标准机构及行业组织负责人,来自美国国家可持续发展中心(NCSD)、清华大学、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院(SimTech)、澳门大学、南方科技大学等著名科研院所负责人,罗德与施瓦茨(Rohde & Schwarz)、斑马(Zebra)、EM微电子(EM Microelectronics)、艾利丹尼森(Avery Dennison)等自动识别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负责人,以及自动识别领域的专家学者以现场和视频方式参与本次会议,共同围绕RFID、条形码/二维码、物联网、区块链、元宇宙、智慧城市、网络安全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和深度对话。
在开幕式上举办了“国际标识代码产业联盟(International Identification Code Industry Alliance,英文缩写“ICA”)临时中央秘书处启动仪式”。ICA总部设立在新加坡,是数字标识领域专业的国际组织,由各国相关的行业协会、骨干企业、标准化组织、专业人士以及各领域国际组织自愿组成。ICA以“共享、绿色、可持续”为宗旨,旨在积极促进各国数字产业有序发展,协调制定统一的数字标识国际标准,为相关国家深入开展数字技术合作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搭建国际合作平台,推进国际间数字化标准互联互通。与会嘉宾共同参与见证了ICA筹备委员会的成立。
据了解,中关村工信二维码技术研究院(中码院/ZIIOT)是ICA的创始成员之一,其自主研发的MA国际标识代码体系是ISO/IEC 15459系列国际标准的组成部分,是国际主流标识代码体系之一。中码院院长、ICA临时中央秘书处秘书长张超说,自20世纪70年代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诞生以来,AIDC一直以技术与应用协同开发的方式发展。从传统零售业到供应链制造业,标识代码利用AIDC技术实现了商业伙伴之间的信息交换,标识代码的统一和标准化是信息流通的基石。近年来,AIDC技术,特别是二维码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,对标识代码和AIDC技术的标准化提出了新的挑战。标识代码的应用对象不仅包括传统的物理对象,还包括虚拟对象。不仅涉及到商业伙伴之间的信息交换,也涉及到行业利益相关者和公众的信息获取,标识代码不仅是一种代码,而且开始作为信息的入口,同时,又存在多种标识代码并存的现实。
如何适应新的信息交换需求,如何实现不同标识体系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共用,成为AIDC界共同的挑战。正是为了应对这些挑战,由各国相关机构共同发起一个以标识代码为核心合作目标的联盟,其建设目标是实现MA等多个主流国际标识代码体系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共用,共同构筑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基础基石。
目前,ICA正在全球范围内接收联盟创始成员申请、联盟领导成员推荐、技术委员会申请设立等筹建事宜。ICA成员将作为关键角色参与数字标识国际标准建设,与世界顶尖专家、学者、企业家、社会名流等面对面交流,共同探讨数字化发展大计,以数字标识为抓手推动全球各领域数字化转型。
会议期间还举办了“AIM 50周年庆典”、AIM 亚洲董事会的成立仪式等活动,与会嘉宾共同见证AIM 50年来的关键时刻和取得的成就。国际标识代码产业联盟(ICA)筹委会在新加坡成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