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金编者按:有人说,俄罗斯至今还有能力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抗,其实恰恰是因为它本身所处的地缘劣势——作为一个“内陆国家”,在世界大局中越来越不重要了。相比过去的俄罗斯帝国与苏联,现在的俄联邦都更为靠近世界的边缘,而不是世界的中心位置。这才是所有问题的关键!
如今的俄军,几乎同时陷入了两场有限的低强度战争。当普通部队陷入东乌克兰,精锐力量调往叙利亚后,他们实际上也已经暴露了自己的军事能力极限。不过,有人认为美国从欧洲逐步撤出后,只能提供象征性的军事保护,这就让俄罗斯在地区内看上去依然非常具有实力。
但事实也不完全如此。5月7日普京再次宣誓成为俄罗斯总统,开始6年的执政生涯。普京就职典礼前,北约常设第二海军集团的军舰进入了黑海。英国空军媒体中心表示,对参加演习的飞行员下达的任务是:对抗俄罗斯的“潜在侵略”。
而3月18日普京当选后,收到的第一份“大礼”,就是美英法等数十个国家联手驱逐俄罗斯外交官,规模超过了冷战最激烈的时候。4月9-20日,北约“猎人2018”军事演习在俄罗斯眼皮底下的立陶宛举行。4月14日,美英法联军以叙利亚疑似发生化武袭击为由,对叙境内多个军事目标进行打击,也是敲山震虎。
俄罗斯与美国陷入的,恐怕是一场漫长的“次冷战”。特朗普不久前甚至炮轰普京、俄罗斯和伊朗应该对支持“动物阿萨德”负责。而4月6日,美财政部宣布了新一轮对俄制裁,制裁对象竟包括了普京密友、铝业大亨奥列格·德里帕斯卡和普京的二女婿基里尔·沙马洛夫。
在宣布制裁俄罗斯时,美财长姆努钦表示,俄政府让寡头和政府精英们获得“不成比例”的利益,且俄政府在全球参与了各种恶行,比如占领克里米亚、向阿萨德政权提供武器、试图推翻西方、进行恶意网络攻击等。
美国学者乔治·弗里德曼预测,进入2020年代后,俄罗斯的持续混乱以及中国增长的进一步放缓,将使得欧亚重新陷入权力真空。土耳其将在向北挤压俄罗斯的同时,进一步阻止法德两国的崛起。波兰作为欧洲的支点,将充当美国对抗俄罗斯的马前卒。
乔治·弗里德曼,地缘未来公司Geopolitical Futures的创始人,经常作为情报与国际地缘专家出现在各大媒体;著有6本书,包括《纽约时报》畅销书《未来100年大预言》《未来10年》。他说,“实事求是,大胆预测”这个观点是其研究方法的核心,从另一个更本质的角度来说,这可以被称为“地缘学”。
该学派的基本主张是,地理位置、国土面积、人口规模、民族构成、资源条件、经济实力及战略军备等地理因素,是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;依据这些地理因素,可以分析预测世界格局。
作为“地缘学”忠实的信奉者,弗里德曼认为,无论是很早以前罗马帝国的扩张形成,还是第一次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,抑或是美国继续主宰全球的可能,这些都是基于对各国地理位置的分析和推演。弗里德曼也提出俄罗斯会复兴,但由于不利的地缘因素,俄罗斯的复兴进程将一路坎坷。
下文原题为《10张地图告诉你俄罗斯的军事经济战略》,由“界面”翻译自《Business Insider》。
在很多人眼中,查看地图无非就是了解一个国家的地理地貌而已。但其实地图还能折射出国家的、军事与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信息。事实上,先从地图入手,一个国家的战略其实有迹可循。
这10幅地图就展示了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所面临的困境,从中我们还能看出普京在欧洲的长期图谋。
欧洲半岛三面环海,周围分布有波罗的海、北海、大西洋、地中海与黑海,半岛的最东边,从波罗的海的东头向南延伸到了黑海。
从地图上看,欧洲半岛最东边的划分,差不多是圣彼得堡与顿河畔罗斯托夫的连线。这条线,粗略相当于波罗的海三国(爱沙尼亚、立陶宛及拉脱维亚)、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东边界。这些国家也是欧洲半岛的东部边界国家。
欧洲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距海超过400英里(约643.74公里),绝大部分地区至多不超过300英里(约482.80公里)。与之相比,几乎大半个俄罗斯都地处内陆。北冰洋离俄罗斯的人口密集区又太过遥远,少数几个港口在冬季几乎都不能用。
俄罗斯西部近欧地区,有三处通道可供俄罗斯进行全球海上贸易。首先是黑海与博斯普鲁斯海峡,博斯普鲁斯海峡是土耳其的一条狭长水道,能很轻松地对俄罗斯关闭。
其次是从圣彼得堡出发,穿过丹麦海域,但这条通道也极易被封锁。再有就是最远的北冰洋通道,从摩尔曼斯克出发,途径格陵兰、冰岛及英国之间的海域。
冷战期间,挪威、苏格兰、冰岛三处空军基地和航空母舰战队合作,阻挡俄罗斯入海。从中我们不难看出,俄罗斯海上通道的匮乏是其一大弱点。
这同时也体现出,俄罗斯本质上是一个内陆国家。一个国家的入海通道,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和力量。
俄罗斯人口集中在西部近欧地区与南部高加索边界地带(介于黑海与里海之间以南的地区)。西伯利亚也拥有少量人口。河流与基础设施建设,均朝国家的西部地区延伸。
俄罗斯农业重地,位于西南地区。俄罗斯北部气候恶劣,无法开展大范围农业种植,只得开发俄乌边界、俄罗斯与高加索及中亚边界等地。俄罗斯人口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,使俄罗斯西南地区农业发展最为兴旺,效益最高。
铁路运输仍是俄罗斯交通的重中之重,往西部及前苏联各国不断延伸,重心仍是国家西南部。仅有两条铁路线路连接俄罗斯西部近欧地区与东部近太平洋地区,几乎整个西伯利亚都没有铁路网覆盖。
接下来的三幅地图,向我们展示了俄罗斯内部的基本布局。国家基本重心与关键地区位于西部,其次是高加索地区。西伯利亚占地面积广阔,但人烟稀少,战略意义不大。(参见:慢慢朽烂——俄罗斯西伯利亚、远东在废弃!)
首先,我们看到的这幅地图,是俄罗斯西部与欧洲半岛的边界地带。接下来几幅地图,还将展示沿俄罗斯西部边界的人口、农业及交通分布情况(次密集区为高加索地区)。这里是俄罗斯的核心地区,东部靠近亚洲地区实为边缘地带。
就地面力量而言,俄罗斯本就较为薄弱。俄罗斯地处欧洲平原,西部地貌几乎没有阻挡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。欧洲中部喀尔巴阡山的东面,平原向南延伸,打开了通往俄罗斯的大门。
俄罗斯境内有几条河流,使国内交通发展受阻,进而降低了经济效率。农产品亟需运至市场,意味着完善的运输系统尤为重要。
俄罗斯国家战略,自然是想将边界尽可能地往西边移。这样一来,欧洲半岛东部边界的一线国家——波罗的海三国、白俄罗斯及乌克兰——就成了俄罗斯的御敌屏障,同时也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机遇。
上述欧洲半岛东部边界的一线国家都已被占领,部分如现在的波兰与罗马尼亚等二线边界国家,也成为了领地的一部分。所控制的波兰大部分地区,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。
1914年,该深度缓冲地带协助成功抵御德意志帝国及奥匈帝国的进攻。直至1917年,战火一直都未蔓延至内部俄罗斯本质上是内陆国家。
1941年,德国再次对苏联发起更加强有力的进攻。从下面这幅地图中,我们能看出纳粹德国的进攻强度,纳粹德国一度拥有了这部分地区的控制权。
纳粹德国几乎吞并了整个欧洲半岛,并在最终突进中向东部及南部的高加索地区发起进攻。苏联经过顽强抵抗,最终掌握主动,赢得二战胜利。
一战时期,这部分缓冲地带将德事力量消耗殆尽;二战时期,该地带虽归纳粹德国所有,但这场消耗战最终却使纳粹德国走向末路。如果没有这个战略缓冲地带,苏联或许早就输掉了这场战争。
下面是俄罗斯边界扩至最西边时的地图——这样的版图最终使苏联瓦解。当时苏联已占有波罗的海三国、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等一线国家,并逐步往西边的二线国家靠拢,其中还包括东德。
苏联如此理想化的地理位置,是欧洲余下地区的一个存在性威胁。当时欧洲与美国拥有两大优势,他们可以大范围包围苏联,并可随时封锁苏联的入海通道。
更重要的是,欧美还组建了海上贸易区,财富积累速度远超苏联(包围苏联,拉低经济)。双方军备竞赛几乎没给西方带来多大压力,但却严重损耗了苏联的财力。
再回到第一幅地图,俄罗斯回撤,与欧洲半岛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划分局面。自18世纪起,俄罗斯一直统治着欧洲半岛东部边界的一线年,苏联解体并失去了控制权。俄罗斯的边界如此靠近莫斯科,还曾是很久远以前的事。
西方国家将波罗的海三国纳入北约,这使圣彼得堡离北约国家仅有百里之遥。但俄罗斯无法改变这一切,它只能集中精力稳定局势——在俄境内打击车臣武装分子、介入格鲁吉亚内战、向亚美尼亚派遣军队等,都是俄罗斯认为能够稳定局势的举措。
但我们从地图中不难看出,1991年苏联解体后,乌克兰对俄罗斯而言至关重要。波罗的海三国已无法接近,白俄罗斯政府采取亲俄态度,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,乌克兰都非常关键。况且,乌克兰边界恰恰毗邻俄罗斯农业重地、人口中心及铁路枢纽。
再看看现在的乌克兰危机,俄罗斯不得不这样认为:欧美欲打造亲西方政权,但他们的意图远远超过掌控乌克兰。在俄罗斯看来,他们不仅失去了至关重要的缓冲区,乌克兰反俄军事力量也同时在向俄边界靠拢。
要注意的是,俄罗斯最强大的国防力量围绕着俄西部边界,尽可能地保卫疆土。事实上,这使得俄罗斯如履薄冰,它不可能留给乌克兰向其发难的机会,它也无法认定西方此举是出于好意。
与此同时,西方也无法相信,若俄罗斯收回乌克兰,它会就此罢手。因此,现在的局面,恰是两者都在做最坏打算的经典案例。只不过现在俄罗斯处于弱势,它已丧失了缓冲地带的保护。为了维持祖国的统一,俄罗斯现在过得并不容易。
俄罗斯无法发起重大进攻,一是因为海路被封,海军力量无处施展,二是因为仅凭空军力量,大规模打击无法实现。
虽然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冲突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军事力量,增加了与西方抗衡的筹码,但这并未给俄罗斯的主要利益带来多少好处。俄罗斯首先要解决的是西部边界与乌克兰两大问题;南部地区的重心则仍在高加索地区。
俄罗斯的经济支柱是能源出口产业,但油价暴跌一度使得俄罗斯经济岌岌可危。俄罗斯一直以来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。二战爆发前,俄罗斯就已陷入经济困境,但它还是取得了二战的胜利,尽管付出了其他国家几乎无法承担的代价。
他指出,雅典近海,比雷埃夫斯港(Piraeus)位置优越,而斯巴达则不是一个海洋大国。雅典比斯巴达富有得多,因为内陆国家无法像海洋国家那样进行全球贸易。
雅典更富有,但也有两大弊端,一是财富带来了奢侈及,二是与世界接触得更多,道德感便会愈发模糊。
斯巴达比雅典穷得多,城邦财富不是来自贸易,而是来自繁重的劳动。所以,它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,却对孰是孰非再清楚不过。
究竟是从财富中获得力量,还是通过努力获得力量?历史上早已有过这样的争论。这也是欧洲半岛与俄罗斯的区别。欧洲深谙世事,从财富中获得力量,但也容易内院起火,自相残杀。
俄罗斯着眼自己,内部团结而非,通过战胜困难获得力量。俄罗斯地理位置脆弱,核心地区处于内陆,入海必经之路还极易被封死。
所以,俄罗斯不是雅典。它一定是斯巴达,是陆地国家,流淌着斯巴达式的文化。打仗时,俄罗斯得拥有一支顽强但或许并不精锐的地面部队。
它必须创造出足够的财富来支持发展军事力量、并为人民谋求较好生活。在后面这一点上,俄罗斯没法与欧洲相提并论。
财富无法使全国人民上下一心,只有对祖国共同的愿景和忠诚才能做到。在这方面,欧美与俄罗斯之间存在巨大鸿沟。前者为财富忠于国家,后者的忠诚则来自国家力量和国民自豪感。
这一切都给俄罗斯带来了机会。无论现在俄罗斯陷于何等经济泥潭,简单朴素的地理位置在各方面都赋予了它与对手对抗的能力。或许在未来,俄罗斯将变得更加可怕。(翻译:潘金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