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为西方列强沙俄为何鲜有海外殖民地?难怪总是欺压邻国五金英国和法国作为历史上的大国,曾在全球拥有众多殖民地。英国的殖民地面积在其鼎盛时期超过了三千万平方公里,而法国则控制了超过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地域。
在英法掌握殖民地之前,西班牙、葡萄牙、荷兰等欧洲国家也在海外拥有大量殖民地。看来,拥有殖民地似乎是那个时代西方强国的一个标志。
然而,在这些国家中,俄罗斯帝国显得比较独特。作为一个强大的西方国家,俄罗斯曾经在战场上战胜过法国皇帝拿破仑,但我们很少听说俄罗斯在海外有殖民地,这是为什么呢?
沙俄缺少合适的出海口沙俄的前身,莫斯科公国,最初只是东欧的一个不起眼的内陆国家。13世纪时,蒙古军队占领了东欧的多个罗斯国家,莫斯科公国开始与蒙古的金帐汗国混在一起。
莫斯科公国因为顺从汗国的领导而在联盟中地位较好。但随着实力的增强,它开始考虑摆脱蒙古的统治。经过200多年的蒙古统治,到了15世纪末,莫斯科公国积累了足够的力量,终于推翻了他们的“老大”并开始走向独立。
从此以后,莫斯科公国逐步吞并了原金帐汗国下的几个汗国,包括喀山汗国、阿斯特拉罕汗国、诺盖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等,最终演变成了俄罗斯帝国。
即便如此,沙俄仍旧是一个内陆国家,缺乏有效的海上出口。看到西班牙、葡萄牙、荷兰等国通过海上航行实现了财富自由,沙俄也开始焦虑。
仅仅焦虑是无济于事的,英国和法国等国家利用其地理优势成为了航海大国。这时候,沙俄急切地希望夺取海上出口,以探索世界的广阔。
到了17世纪中叶,沙俄向东扩展至黑龙江流域,并试图占领黑龙江口。他们甚至与清朝发生了雅克萨战争,但最终通过《尼布楚条约》结束了这场战争,他们的黑龙江口占领计划也因此流产。
至于堪察加半岛和鄂霍次克海沿岸,那里年年冰封,不适合作为远洋航行的基地。缺乏一条通往内陆的航道,也使这些沿海地区的战略意义大打折扣。
在彼得大帝的统治下,沙俄不仅关注了黑龙江口,还将目光投向了通往波罗的海的涅瓦河口以及通往黑海的顿河口。
从1700年到1721年,通过北方战争,沙俄最终夺取了涅瓦河口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。尽管波罗的海相对开放,但沙俄的海军想要从这里出发还需要经过瑞典、丹麦、德国等国的允许,否则很容易遭到攻击。到了1774年,沙俄在第五次俄土战争后击败了奥斯曼土耳其,从而获得了亚速地区和刻赤海峡。到了1783年,整个克里米亚汗国也被纳入了沙俄的版图。这样一来,沙俄真正拥有了通往黑海的顿河口,以及黑海北岸地区。但黑海通往地中海必须经过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,由于俄土之间的矛盾,彻底击败奥斯曼土耳其之前,这一计划难以实现。
由此看来,沙俄连一个像样的出海口都没有,又怎能在全球进行扩张呢?那么,究竟是谁在一直为难沙俄呢?
英国的围追堵截,使沙俄只能专注于陆军的发展人可能不太喜欢英国人,因为在沙俄向海洋扩张的过程中,英国一直在阻挠。那时,英国作为海洋霸主,拥有众多殖民地。
而地球上的殖民地是有限的,英国已经面临了法国这样的竞争对手,自然不希望再出现新的挑战者。为什么非要围追堵截沙俄呢?
第一,沙俄与欧洲的文化和信仰差异巨大,双方难以融合。第二,当时英国已经步入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时代,而沙俄还是一个农奴制帝国,价值观截然不同。第三,沙力强大,若让其参与海洋竞争,将对英国构成威胁。第四,维持平衡。英国担心欧洲统一后会孤立自己,因此对具有统一潜力的沙俄格外警惕。因此,每当沙俄试图获取更多天然良港时,英国总是出面干预。
例如1853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,沙俄如果胜利,就能进军巴尔干半岛并正式拥有地中海沿岸,但英法联军却帮助奥斯曼土耳其击败了俄军。19世纪中叶,当沙俄试图通过伊朗进入海洋时,英国则迅速占领伊朗南部,将沙俄堵在北部。1881年前后,沙俄在占领中亚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后,试图进军阿富汗,英军从东印度公司北上与之对抗,阻止沙俄南下。1904年到1905年,沙俄在占领东北地区后与日本发生了日俄战争,结果惨败并退出东北。日本能够发起这场战争,主要是得到了与英国1902年结盟的支持。由此可见,英国的阻挠使沙俄无法接触海洋,因此无法通过航海计划获得殖民地,只能将重心放在陆军的发展上。
沙俄只能对邻居下手,不断拓展领土由于海运比陆运有诸多优势,即使是在现代,长距离运输中也绝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海运。因此,沙俄不可能完全放弃海上计划。
从1858年到1860年,通过《瑷珲条约》和《中俄北京条约》,沙俄从清朝手中割走了外东北超过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实现了占领黑龙江口的目标。
尽管如此,这里仍有长达八个月的冰封期。但海参崴每年只有四个月的冰封期,沙俄离实现梦想已经很接近了。为此,他们将海参崴命名为“符拉迪沃斯托克”,意为“统治东方”,并将其建设成沙俄在远东的最大城市和著名的远东海军基地。
他们从瑞典王国夺取了涅瓦河三角洲,即现在的圣彼得堡地区,以及拉脱维亚、爱沙尼亚、芬兰等地区。此外,他们还从波兰立陶宛联邦手中夺走了约46万平方公里的领土,包括立陶宛、白罗斯西部和乌克兰西部等地。
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使他们获得了克里米亚和格鲁吉亚等地区,同时迫使奥斯曼土耳其承认巴尔干半岛上多国的独立,极大地削弱了奥斯曼土耳其的实力。
他们从清朝夺取了15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并迫使古超过18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独立。他们还从伊朗手中抢夺了阿塞拜疆和东亚美尼亚地区。此外,通过征服中亚的哈萨克汗国、希瓦汗国、布哈拉汗国和浩罕汗国,沙俄获得了中亚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。
沙俄的任何一个邻国都难逃其掌控和影响。从这些邻国手中获得的土地和资源,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他们在海洋中的不足。
实际上,沙俄在亚洲的领土就相当于殖民地仔细考察沙俄的版图,会发现尽管是一个欧洲国家,但它的三分之二领土实际上位于亚洲。这种情况与其他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模式颇为相似。
统治阶层是欧洲人,而被统治的多为亚洲人。沙俄还实行了一种民族策略,将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青年男性征召入军,送他们上前线作战,既可以增强沙俄的军事力量,也能削弱这些民族在本地的影响力。例如,乌克兰的哥萨克人、卡尔梅克人和鞑靼人都是这一政策的典型受害者。
殖民地的时代已经过去,属于19世纪的产物。二战后,许多殖民地纷纷独立,英国、法国等老牌殖民强国也陆续放弃了它们的殖民地。例如,英国放弃了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印度等广阔的殖民地,法国则放弃了其在非洲的大量殖民地。
紧跟时代潮流,沙俄过去占领的殖民地也有所割让,如中亚广阔地区和外高加索等。然而,包括西伯利亚和外东北在内的一些地区仍在的控制之下。
历史的潮流是浩浩荡荡,顺应潮流者兴,逆流者亡。这里的顺应并非针对某个人或某个强权集团,而是顺应时代的规则。违反时代规则,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殊地位而坚持过时的观念,最终只会被时代所淘汰。#深度好文计划#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